亞克力(有機玻璃)的表面拋光可以大致分為3大類別:傳統(tǒng)的:布輪拋光、火焰拋光及新型的鉆石拋光。
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傳統(tǒng)的:布輪拋光方式。
一、打磨
打磨以手工或半機械磨削以砂帶或砂紙布為主,使用它們磨削,由于比較柔軟,貼型性好,磨削時接觸面積較大,發(fā)熱少,散熱好,不僅生產效率高,磨削質量好,而且適于磨削較復雜的成型表面。粗磨時選用大粒號磨料,精磨時選用小粒號的磨料。注意磨削時必須進行冷卻,通常水用作冷卻液。
二、拋光
拋光與磨削的大不同在于拋光不能改變工件的尺寸精度,只能除掉:有機玻璃的細紋和斑跡,提高表面光潔度,降低霧度,直至得到鏡面光澤。拋光時在拋光輪與加工表面之間添加拋光膏。
研磨拋光膏分為兩種:1.是以稀土為磨粉,配合皂片、煤油、油酸、水等助劑而成的水溶型膏狀物2.是仿蘇聯(lián)BNAM-2配方,去掉有害組分,仍以稀土為磨粉、配合松節(jié)油、亞麻油、煤油、地蠟等組分而成的油狀含水與磨粉三相混合物。拋光輪選用細毛氈輪。:有機玻璃拋光速度參考值為:600~700m/min.
有機玻璃手工拋光時,應當使用蘸有拋光膏的細毛氈或脫脂棉球用約5~10 N的壓力貼在拋光表面上,均勻地以100~120r/min的速度沿加工長度方向做近直線運動,通常每秒前進1~2mm。注意不要過于集中在某一處部位拋光,以免形成局部摩擦過熱和加工凹陷。此外注意拋光區(qū)表面的拋光膏不宜于過于干燥,應注意加料潤滑。
研磨拋光膏用于:有機玻璃拋光,成為有機玻璃拋光加工過程中的關鍵工藝材料之一。研磨拋光膏具有拋光速度快、光潔度高和使用壽命長的優(yōu)點,而且能改變拋光質量和操作環(huán)境。例如用稀土研磨拋光膏拋光:有機玻璃,一分鐘完成的工作量,如用氧化鐵拋光膏則需要30~60分鐘。稀土研磨拋光膏因其獨特的化學機械作用原理而帶來的高拋光效率,成為有機玻璃(壓克力)拋光材料的首選。